日語不通、沒有人脈、隻身赴日,從接案到開個人工作室,Leia 如何從零開始旅居日本?

30 歲是許多人認為該穩定工作與生活的時候,但 5 年前,當時 30 歲的視覺設計師 Leia 在工作上屢屢不順,下班後還繼續接案補貼生活,終日忙碌的節奏也讓她筋疲力盡,最終 Leia 決心辭職遠赴日本,尋找職涯和生活的新可能。 一開始在日本的她,日語不好、沒有人脈,還沒有穩定的正職工作,靠著過往的台灣接案工作為生,一邊尋找工作,但 5 年來,Leia 不僅找到了正職工作,而後還結婚、創業,至今仍旅居日本。 現在的 Leia,開了自己的工作室、全職接案,在日本的兵庫縣鄉下與丈夫一起遠端工作,春天時還能欣賞家門前一整排壯觀的櫻花樹,同時,Leia 也找到了自己工作與生活的平衡,不再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,過上自己的理想生活! 出外靠「朋友」!Sharehouse、co-working space 建立新的人脈圈 時間回到 5 年前,Leia 用「打工度假簽」來到日本京都,預計先用一年,試試看發展新的工作與生活。但 Leia 當時的日文程度只有 N4,也就是日常交流都蠻困難的程度,而且沒有任何人脈,想要進入日本公司,找與自己的設計專業相關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。 「我先在台灣接了兩個大型案子,讓我在日本前半年不找到工作也不會餓死,加上我自己帶的預備金,一邊遊山玩水,一邊觀察日本設計產業的環境。」Leia 說。 花了一年的時間,Leia 最終找到一家新創公司的設計師工作。而找到工作背後的關鍵,就在於她的「新朋友」。 Leia 分享,她剛來到日本,就入住京都的 Sharehouse ,認識來自各國、不同專業的朋友,同時房東知道她是接案設計師背景,就熱情地介紹她 co-working space,去認識其他同樣工作模式的人。 「日本人有一個有趣的特點是,當你來到一個聚會,他們會介紹你給大家認識,像是你是誰、你的職業,然後大家有興趣可以多多交流。」不怕生的 Leia,在許多的聚會、交流會上認識了不少新朋友,出乎意料地也接到了一些日本朋友介紹的新案子,甚至是在日本新創公司的正職工作。 這群新朋友也撫平 Leia 在異國他鄉的孤獨感。Leia 建議,如果你擔心到陌生環境會孤單或害怕的人,又能接受與別人共享空間,Sharehouse 會是不錯的選擇,像是她的房東很積極的促進各國室友交流,也經常舉辦烤肉派對、爬山等活動,讓你在外國也有依靠。 Sharehouse 房東舉辦的聖誕派對。(圖/Leia 提供) 跨過語言障礙,讓自己的專業被需要 找到日本工作,Leia 的考驗並沒有結束。 入職前,室友都為她感到擔心:「你個性這麼直接,你要不是被日本人氣死,就是日本人被你氣死!」雖然這句話並沒有被驗證,她進了一間年輕的新創公司,沒有傳統上嚴謹的前、後輩文化,但她仍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,就是「語言隔閡」。 她表示,身為公司裡第一位外國人,公司裡的同仁大多都講日文,且不太會英文,因此溝通並不順利,主管有時也會因此不耐煩,或者對她的事情冷處理,但是她並沒有因此受到打擊,反而更積極的向同事學習,「就像大人學曾說過,如果你的專業被需要,語言的問題就能稍微其次,聽不懂都能再學、再問。」 Leia 參加公司尾牙,和同事一起滑雪。(圖/Leia 提供) Leia 也努力提升自己的日文能力。 Leia 沒有像大多人去語言學校學習英文,反而她的日文會話教室之一,竟然是「酒吧」! 她分享,酒吧裡的日本人都很熱情,會介紹大家彼此認識,「我的日文是喝酒的時候練的,喝了就不怕啦,不怕就敢講啦!」可能有些人會擔心女生在酒吧比較危險,但 Leia 說自己很幸運沒有碰到什麼危險的事,平時可能會有一些人來搭訕、聊天,但因為自己跟 bartender 關係不錯,可以為她出面解圍。 Leia 離開京都前到常去的酒吧向老闆道別。(圖/Leia 提供) 她也提醒,這種場所難免會有酒品不好或意圖不軌的人,一定要拿捏自己的酒量、結伴同行。 同時,她也使用了「語言交換」的 app ,與日本當地人練習日文,而這個方式也讓她意外地認識了現在的另一半。 全職接案也能在日本生活!放慢步調找回初心 兩年前,Leia 結婚,與丈夫一起開了個人工作室,從京都搬到兵庫縣,開始全職接案的生活。 但在日本接案案源怎麼來?收入是否可以穩定支撐日本生活,都是一大考驗! Leia 一方面一邊跨國接台灣的案子,一方面積極拓展日本的案源。像是透過日本朋友的人脈、主動寄信給關西地區的公司,還是有使用日本的接案平台 Coconala,曝光自己的作品等等。 (更多 Leia 在日本接案的管道、技巧,以及與日本客戶互動的商業眉角,敬請期待下集!) 時至今日,案源漸漸穩定,她也更懂得放慢腳步,享受生活。她熱情地分享,家門前一到春天會有整片的櫻花樹,稍微往北一點,也可以抵達溫泉。也因為她住在比較鄉村的兵庫縣,生活成本也沒有想像中的高。 Leia 一年四季都能在家附近欣賞自然美景。(圖/Leia 提供) Leia 分享,選擇二、三線的城市,月收入達二十萬日幣(約四萬四千元台幣)以上,就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水準,前提是不能太常外食,「日本外食很貴,比起自己開伙高出至少三倍!」 原本預期只會在日本待一年的 Leia,默默地也待了五個年頭。 Leia 回想起過去,在踏上日本前,她曾歷經職涯低潮,甚至讓她想要離開設計這一行,但當到了日本,Leia 放慢生活步調,讓工作與生活達到平衡,她發現自己好像其實沒那麼討厭設計,擺脫過去疲憊忙碌的生活,讓她更懂得享受設計過程中帶來的快樂與成就,同時也更懂得享受生活! 對於想到日本工作的人,Leia 也建議,保持開放的好奇心,多去結交新朋友,不要害怕說錯話或聽不懂,「我以前也常常擔心不該做什麼、說什麼,」但是真正到了國外之後,擺脫過去給自己的限制,會更勇敢挑戰不一樣的事物,同時也因為大家都是來自各地的外國人,文化的不同,彼此容忍的空間也會變大,讓你可以認識意想不到的人與機會! -- 採訪撰文/邱于瑄、林昕嬡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,與 instagram(@digital.nomad.press)掌握更多最新文章!

edit

THE LATEST

BEducation 創辦人 Alice Ho 專訪|創業不像上班一切規劃周全才行動,增長的關鍵藏在「快速迭代」中

BEducation 創辦人 Alice Ho 專訪|創業不像上班一切規劃周全才行動,增長的關鍵藏在「快速迭代」中

和我們多數人一樣, 過去的 Alice 也是個辦公室上班族,因為察覺「機構工程師」工作並非自己心之所嚮,所以她在 2016 年離職走上教育路,創辦「可能製造所 BEducation」。除了自行開發實驗教育課程,也以顧問身分,協助學校與其他單位往實驗教育機構發展。 「教育是我最主要的工作,不過我同時還做幾件事情。第一是我今年開始一個名叫 MotivMate 的新品牌,協助客戶處理拖延症、提高生產力。第二,我也是非營利組織 Crossroads(社團法人台灣全球連結發展協會) 的創始成員之一,會協助推廣一些跨文化、國際化相關議題。」視訊畫面裡的她有條不紊地補充。 創業跟上班有何不同?自由又不自由,「取捨」才能得到更多 Alice 分享,離開公司後的生活有如她期待的改變,像是從此不必每天固定時間到固定地點上班,但也有和她想像中不一樣的地方,「你說它自由也是,不自由也是,就是兩者都有。」 她說明,在公司工作時,多數事情都是被排定的,每個人就是按表操課,然後每個月能看到固定的薪資入帳。但創業之後,雖然一天要工作多久、在哪工作、甚至要不要承接一項工作,都能自己決定,但同時,做每個決定的代價也得由她一人承擔。也因此,她必須做比過去當上班族更多的決定跟取捨。 以工作地點來說,已經熟悉遠端工作模式的她固然可以到世界各地邊旅遊邊工作,但考慮到許多課程仍需在線下進行,或者有些客戶傾向面對面的協助,她就得做出工作地點上的取捨:是犧牲旅遊的時間來執行這些工作?還是犧牲工作(與收入)以享受旅遊? 以工作時間來說,目前有三方面工作要推進的她雖有安排優先序,但偶爾還是會遇上好幾件急事擠在一起的狀況,這時候,她就需要取捨哪件事必須先做、哪些事必須延後。如果都延後不了,那就加班趕工。 她也分享,因為這樣的情況不時會發生,所以她後來的工時安排,已經跳脫週一到週五、九點到六點的模式,變成集中在某幾天從早到晚把工作完成,其他天則完全是自己能自由運用的時間。 Alice 也補充,她認為對有意創業者而言,能擁抱這種「自己做決定」且「快速應變」的生活非常重要。這也是決定離開公司前,務必事先考量的事情。 在旅行中處理各種突發工作,對 Alice 來說也是家常便飯。(圖 / Alice 提供) 誰說創業必定孤單?經營人脈變習慣,主動找同事和合作夥伴 另一個跟過去當上班族不一樣的地方,是 Alice 開始有意識地經營人脈。她分享,以前在辦公室工作時,如果有事需要找人討論,同事就都坐在一旁。雖然現在偶爾她會找短期夥伴協助,但多數時間仍是一個人工作,這時候想討論該找誰,就成了問題。 不過她對此已經找到解法,她說:「可能某個朋友有這方面的經驗,我就會直接去問他說,我現在在做這個東西,有沒有興趣幫我看看?在沒有同事的狀況下,我就找這些人來 Brainstorming。」久而久之,這種做法變成她的習慣,即便她笑稱自己沒那麼外向,還是因應新的工作模式做了行動上的調整。 不只找到「同事」,人脈也是 Alice 推廣業務與找到合作夥伴的重要方式。她分享,其實有很多合作機會都是在經營人脈的過程中得到的,「我會主動告訴別人我在做什麼事情,以後可能需要什麼樣的資源或合作,比如說我需要架網站之類的。很多時候機會就由此展開。」 不過所謂「經營人脈」究竟該怎麼做?她認為有三個重點。第一,未必需要每天參加好幾個工作聚會,把自己搞得很忙 (甚至有些人不擅長社交還會非常疲憊)。人脈的概念很多時候其實像好幾層的同心圓,你會有一群「第一層」的朋友,接著透過他們認識「第二層」,也就是朋友的朋友,並逐步向外擴散。 第二,與人交流時,「告訴對方他不知道的事」是一種好上手的話題方向。比方說 Alice 到國外參加教育相關聚會時,會跟其他人分享台灣的實驗教育現況,在那個場合中,這可能就是其他人不知道但會感興趣的。 第三,人脈帶來的機會未必會立刻出現,以真誠待人、享受過程才是關鍵。不少人會期待在認識一些新朋友之後,立刻獲得什麼好處,但在 Alice 的經驗中,很多機會並不是立刻就出現的,反而是在將來某個出奇不意的時機到來。她建議可以帶著「plant a seed」的心態與人互動,這會讓自己更能樂在建立人脈的過程中,不老想著機會怎麼還沒來。 Alice 不只在台灣建立人脈,出國旅遊時,有時也會透過當地朋友,再認識其他人。(圖 / Alice 提供) 產品打磨到滿分才推出?創業非這樣的遊戲,用快速迭代來升級 關於如何讓事業越走越穩當,除了拓展人脈,Alice 認為有另一個底層認知更是重要,那就是明白創業不是做到完美才出擊的遊戲,而該透過「快速迭代」來優化產品。 作為上班族,我們可能只需要在特定職位上發揮我們專業,確定度相對高。但當場景換到創業,維度一下變大了,該怎麼把事情做好、獲得好的報酬,也就變得更像一段持續摸索的旅程,而非一路直達已知終點。 Alice 在講課經驗中也累積許多自我省思與調整。(圖 / Alice 提供) 她分享,幾年前她剛創業時,也常感到不確定跟不自信,會覺得「這個產品夠好嗎?」、「市場會接受嗎? 」但很多時候,唯有開始採取行動,例如把產品真的拿到市場上測試看看,才會知道它「在客戶看來」到底夠不夠好。 Alice 也補充,自己過去總堅持,把產品做到「自己認為的」最好,可是受限於人力遲遲無法完成,產品也就無法放到市場上,「但其實我就因此錯失很多機會,我猶豫的那段時間,我可能可以做三次不同的優化跟迭代了,更知道客戶到底要什麼了耶!」 甚至她今年創立新品牌 MotivMate,協助許多客戶解決創業路上的挑戰時,也發現沒有這個認知不只可能錯失迭代機會,當精雕細琢的產品沒有獲得預期中的迴響與人氣,很多人還可能會因此非常氣餒,後續沒有心力再做其他嘗試跟迭代。這實在就可惜了。 如何蒐集市場反饋來迭代?多問潛在用戶,優化產品不繞遠路 有鑑於先前的經驗,她在 MotivMate 時,就花了大把時間在觀察需求與持續調整產品。她分享,她從開始的第一個禮拜就立定目標,要邀請 10 個她認為會對這個產品感興趣的親友,並透過詢問他們「你們有沒有拖延症的困擾?」、「有的話,我這個產品可以解決你們的困擾嗎?」、「如果沒有的話,你們用過什麼方式或工具來解決過?效果怎麼樣?」等問題,了解潛在客戶真實的痛點與對產品的反饋。 她表示,一開始問這些人時,她的服務細節都還沒有非常明確,當蒐集到資料了,她才藉此有依據地優化產品。她也說明,這些蒐集結果會幫助她了解市場上的缺口,並持續思考自己怎麼做市場定位,把缺口補起來。 「還有一種可能是,有些東西我覺得很重要,但他們回饋時都沒有提到。那我就知道這些東西可能對他們來說,不真的那麼重要。」她補充。 長期職涯有何目標?將產品化為被動收入,多點時間體驗新事物 除了持續在當下的任務中努力,Alice 在訪談最後也分享了她對於長期職涯的想法。她說:「我還是想繼續維持這樣的生活模式,也許某天我會因為一些經歷改變想法,但目前我想的是繼續維持,並且完成我對每個品牌的一些想像。」 關於品牌,尤其是目前她花最多時間的教育事業 BEducation,她也分享自己目前努力的方向:讓被動收入的比例增加。她說明,目前許多專案還是需要她親力親為,但除了教育,她還有很多想嘗試的事情,也因此她希望當事業走得穩當了,她可以慢慢把事情自動化,或交出去讓其他夥伴執行,讓自己有更多時間持續嘗試新事物,而不是繞了一大圈,還是被單一工作困住了。 Alice 希望事業趨向穩定後,她可以有更多時間旅行、體驗新事物。(圖 / Alice 提供) 「做就對了!」這是她給所有想改變生活方式的人的建議,也是她持續實踐的事情:在心中建構目標,付諸行動來接近,並且因應目標帶來的各種改變來靈活調整。產品透過迭代變得更好,她也透過迭代,讓生活一天一天趨近理想的樣貌! --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,與 instagram(@digital.nomad.press)掌握更多最新文章!

October 18, 2024

接案用「合約」來保護自己!款項、時程、修改次數等合約眉角一次看

接案用「合約」來保護自己!款項、時程、修改次數等合約眉角一次看

本文來自:Yourator數位人才媒合平台(原文標題:自由接案眉角多!如何簽約保障自己、業主太挑怎麼辦|接案合約大解密) 雖然自由工作者可以不受公司的束縛,但也意味這面對問題時需要單打獨鬥。因此,如果你想穩定地接案養活自己,一定得學會如何用合約保障自己的權益! 在本篇文章,我們會介紹幾個合約的「眉角」,從款項、時程、修改,到著作權歸屬,都會教你怎麼寫,讓你放心接案;最後還會分享幾個拓展案源的絕招唷! ➤ 延伸閱讀:在家工作又能當老闆!哪些工作適合遠距接案?自由工作者入門指南 合約眉角 1:金額、款項、付款方式 許多接案者會很害怕和業主談起錢,價格開低了怕吃虧、開高了怕把人嚇跑;被動收錢怕被賒帳、主動請款怕被認為貪財...... 談錢容易傷感情,但寫在合約裡就沒問題!只要把與錢有關的事項都清楚寫在合約中,之後的任何要求都可以用合約為依據,臉皮薄也不用怕! 金額&款項 在合約中,除了接案的開價之外,別忘了提到其他可能的案件相關開支,例如購買客戶指定素材等。這些開支要向客戶請款,所以購買時一定要保留購買憑證,作為請款依據。 合約可以這樣寫: XX專案共件,合計新台幣元整。(實報實銷) 其他(實報實銷)需附上發票、收據或相關證明文件。 本案件結算金額共計新台幣元整,實際支付金額為新台幣元整(未稅)。 付款方式 為了確保在支付時不會發生爭議,付款方式的條文要涵蓋兩個層面。首先要決定付款的方式: 階段性付款:配合案件進度支付,通常分為:簽約後(訂金)→ 完成時 → 測試完成 → 上線時(結案) 一次性付款:在合約設定的完成日時一次付清 定期付款:適合時程長的案件,週結或月結 再來是支付的媒介: 現金 支票 匯款 合約眉角 2:審查、完成的時程 接案時,接案者會擔心業主對時間的要求太緊繃、不合理,而業主也會擔心自己無法及時拿到成品。所以在合約中可以訂立各項時程,讓彼此對案件進度都有把握。 審查時程 為了讓甲乙雙方可以有依據的審核案件進度,合約中除了設定預計完成的時間外,還要確認製作期間的審查次數、時間、完成度。條文可以這樣寫: 第一次審查:民國  年  月  日  完成度  % 第二次審查:民國  年  月  日  完成度 100% 合約期限 為了確保業主不因為進度拖遲受影響,合約中通常會明定完成日期,以及未如期完成的補償: 乙方同意於民國  年  月  日前完成。 乙方除因不可抗力之因素,如因可歸責於乙方之事由,致無法如期完成本案時,乙方應支付甲方之損失,扣除  % 之款項。 合約眉角 3:修改次數 設計的美醜是非常主觀的,很難有一個固定的標準。因此,承接設計案件時一定要多溝通,盡可能理解業主的問題與需求,才能做出符合期待的成品。 當然,也有業主會不斷地要求修改,增加作業的難度。因此可以在合約中明訂修改的次數,以及是否收費: 審查期間的修改 甲方在製作中會定期審查。一般來說,審查期間的修改是不收費的,但是可以限定次數: 若甲方於審查本專案時,有任何問題必須做部分修改,可通知乙方進行修改,但修改次數不得超過 次。 完成後的修改 若業主在案件結案後想要提出修改,接案者可以將其視作延伸的「額外案件」,並另外提出報價: 甲方對於本標的物設計內容,除審查與驗收約定之修改需求,乙方得依甲方修改需求提出報價,完成之時間表雙方另議訂之。 甲方於專案結案後,如欲變更設計規格及內容,乙方得依甲方需求提出報價,完成之時間表雙方另議訂之。 合約眉角 4:著作權 當業主委託案件給接案者,著作權的討論通常會包含兩個層面: 若作品涉及著作權爭議 乙方為甲方製作之專案,不得違反著作權法,若有違反著作權之爭議,甲方得拒絕驗收或支付費用,且相關法律責任由乙方負責。 付清款項後,雙方對作品的權利 合約需要明確規範甲方可以如何使用作品、作品可以用在哪裡、是否作為廣告用途、是否買斷。例如,平面設計的案件通常會由甲方買斷: 甲方於付清所有價款後,保有對專案的修改權,且著作財產權歸甲方所有。乙方則有完成專案之公開展示權及複製權;複製權行使前需事先知會甲方。 Bonus 眉角:如何拓展案源? 案源不穩是許多自由工作者說不出的痛。尤其是剛開始經營沒多久的接案者,沒有足夠的人脈、口碑,所以往往比不贏其他有豐富經驗和實績的「大佬」,剛起步就碰壁。 為此,這邊提供給各位幾個小撇步,讓你在接案初期可以掌握一些 momentum、未來接案也更順利。 使用接案平台 許多業主使用平台刊登案件。由於案件數量夠多,不容易有僧多粥少的現象、競爭不會太激烈,所以有投遞就有機會。 ➤ 延伸閱讀:想經營副業嗎?讓接案平台助你一臂之力!5 個國內外接案平台推薦 經營自媒體 短影音崛起讓社群網站的演算法變得更多元,所以只要自媒體經營得好,便可以觸及到大量的群眾,提高被發現的機會。 平時可以自由創作或承接一些小型的案件,將成果放在自媒體上。這樣一來只要潛在的被業主看到,便有機會得到青睞。 發布作品到其他網站 如果是經營平面設計的接案,不妨可以試試將自己的作品刊登在 Pinterest 或 giphy 等網站,增加曝光的機會。 -- 本文轉貼自:Yourator數位人才媒合平台(原文標題:自由接案眉角多!如何簽約保障自己、業主太挑怎麼辦|接案合約大解密)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,與 instagram(@digital.nomad.press)掌握更多最新文章!

October 16, 2024

自由寫手,怎樣開發客戶?來自美國頂尖寫手的 12 個實戰建議

自由寫手,怎樣開發客戶?來自美國頂尖寫手的 12 個實戰建議

別再去「文案外包」社團找案子了。 這種社團案子業主許多不尊重寫作者,報價慘不忍睹,換算成時薪還不如回去上班,要突破接案的薪資天花板,唯一的方法,是「自己開發客戶」。 怎樣做到? Nicholas Cole 是美國最頂尖的寫手,幫公司寫品牌文案,每年收入達到數百萬美元。他的寫作、接案、溝通談判技巧,全部記錄在他的書《 The Art and Business of Ghostwriting 》裡面,詳細程度堪稱「寫手操作說明書」。 整本書,大概有一半的篇幅在討論「如何開發客戶」,針對這部分,我讀完這本書後記了一些筆記,跟你分享: ⠀ 客戶真正在買的東西,不是「文章」,而是「對的文章」。 寫手應該收取的是「銷售獎金」,不是固定薪水。 ⠀ 篩選潛在客戶的標準 先提供價值:免費幫他們寫一篇文章。 鎖定利基點:解決一個特定問題,為了特定一個人服務,用特定一種方式。 開發客戶之前先想好這幾個問題。 如何用文字提案?一個參考用的寫作結構。 如何面對面銷售?免費諮詢,價值給好給滿。 如何實際收費:先收錢,再辦事。 對方拖欠帳款怎麼辦?先給一份草稿。 是否要簽合約?對方真不想付錢,簽約也不會付。 對方殺價怎麼辦?站穩,只有特定情況才能讓價。 1. 客戶真正在買的東西,不是請你寫「文章」,而是請你寫「對的文章」。 ⠀ 他們真正在花錢購買的,是你的知識跟能力,來放大他們的上檔利益(讓成功來得更快);並且,控制下檔風險(確保寫出來的內容不會犯錯)。 2. 寫手應該收取的是「銷售獎金」,不是固定薪水。 寫手不應該用字數、時數、篇數計費,這些都有一個天花板在,也容易成為廉價勞工。寫手應該用「實際上解決了多大的問題」計費,也就是「有多少轉單」。 Cole 認為,你可以這樣跟人談:「這是你在賣的產品,你的收益是每個月十萬。如果我來幫你寫文案,可以提高 25% 的收益,那我就要分 5%。」 因為實際上,寫手就是一種「文字業務」,每發一篇文,你都在同時對上萬人進行銷售。對業主來說,有一個超級強大的業務放大銷售量,是夢寐以求的事情。只要你能帶來他想要的結果,他會拿錢砸爆你。 Cole:「不要賣服務本身,賣服務的結果。」 ( "Don't sell the service, sell the outcome." ) 3. 篩選潛在客戶的標準 主動出擊開發客戶是重要的,但 Cole 認為,千萬不要大量發送罐頭訊息,這樣的回覆率不到 1%,絕對直接被忽略。 你應該要仔細篩選客戶,問問自己: 這個人是否會看你的訊息? (不要找大咖或大公司,去找那些沒有被訊息淹沒的人) 這個人自己的生意做得如何? (要有錢雇用你) 他們的對外溝通是否做得很爛? (最有可能需要雇用寫手的人,就是嘗試寫作但失敗了的人。) 我認為,可以再加一個 你對客戶在做的事情有沒有興趣?你想不想幫他寫文章? ⠀ 發自內心想要寫的文章,會是更漂亮的好文。 4. 先提供價值:免費幫他們寫一篇文章。 「免費」是銷售的試金石。 換位思考一下,假設,你是個忙碌的中小企業老闆。有個人私訊你說:「我可以幫你寫文章擴大你的影響力,我的收費是一篇一萬塊台幣。」 於是你就得開始花時間衡量這筆錢是否有必要、這人寫作功力如何、是否真的可以擴大影響力...但老闆你超忙,99% 機會一定是拒絕。 但如果,這個人私訊你:「嗨,我是個寫手,也是你的粉絲。我把你的網路上所有訪談、講座、影片都看完了,濃縮成這五篇文章,我想免費送你發在臉書。如果你想要更多,請讓我知道。」 對忙碌的你,獲得免費內容直接使用,根本是美夢成真。只要文章品質夠好,實測有產生迴響,有很高機會,老闆你會繼續跟這個寫手合作。 提供免費內容,就是直接對他人展示你「夠格」。而身懷現金的人,會毫不吝嗇地砸錢在真正有技藝的人身上,因為這樣的人是非常稀缺的。(如果展示了發現自己不夠格?那你就從這次經驗獲得了有效的練習回饋,反覆操作下會進步飛快。) 5. 選擇利基點 Cole 認為,你的所有競爭優勢、產出效率、定價籌碼,都來自於這句話:「解決一個特定問題,為了特定一個人服務,用特定一種方式。」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?你可以直接寫成一句話,放在你的自我介紹裡,讓人們最快速認識你。例如: 「我是個健身教練,我用皮拉提斯訓練,幫助產後媽媽們恢復身材。」 「我是個文案寫手,我用社群文章,幫助 AI 科技新創建構影響力,更快速找到資金。」 「我是麋鹿,我藉由高效能雪橇運輸服務,幫助聖誕老人在一個晚上解決全球禮物物流問題。」 向他人證明你熟悉這個利基點,最快的方法,就是在自己的個人臉書寫作。當一個領域專家,圍繞著這個中心創造內容,這些會不斷提升你的專業感。 6. 跟客戶提案之前,先想好這幾個問題。 先辨認出,潛在客戶的「大問題」是什麼: 他們是否知道他們有這些問題? 你如何讓他們知道?他們需要知道哪些資訊? 再來思考你可以提供怎樣的「解決方案」: 會帶來怎樣的正面效果?五年後的效益是什麼? 你怎樣讓他們感受到「問題被解決後」的感覺?他們的快樂極端值是什麼? 7. 如何用文字初步提案? 跟客戶提案時,你的腳本可以這樣寫: 解釋 顧客的主要問題 問題的原因 問題造成的結果 終極負面結果 說明 我能提供的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有效的原因 解決方案帶來的結果 終極正面結果 Cole 的這個提案結構,我認為參考用就好,可以視情況增減必要元素。這個提案也推薦搭配前面「4. 先提供價值」變成組合技共同使用。 不管招式怎樣搭配,關鍵都是「精準」。你的痛點描述越清晰,解決方案越精確,客戶和你合作的機會越高。(說到底就是線上讀心術:你是否夠了解客戶的痛?) 8. 如何面對面銷售? 文字接觸後,下一步可能是「約個時間面談」,也就是俗稱的「銷售電話」(sales call)。 Cole 認為,做好銷售電話的第一步,就是「不要認為自己在做銷售電話」。你應該做的是「免費諮詢」。 這個諮詢要做到幾件事: 深入了解顧客的問題,以及他們想要達成的成效 告訴他們需要什麼,為他們指路。如果他們需要的不是你能提供的,轉介你知道的資源。 讓電話結束時,他們會說「哇,我收穫良多,真的很謝謝你」 最好的情況,他們雇用你;最糟的情況,你做了一件好事,幫助更多人。 良善是傳播力最強大的能量,但也是傳遞路徑最長的。給它一點時間,這些良善會累積成長,然後回來幫助你。(這點我實測認為很讚,你其實是在推銷,但是因為內容太有價值了,不管推銷成功與否,對方都是開心的結束對話。) 9. 如何實際收費 在提供免費會談階段,會有一個時間點,你會「感覺到」現在是個好時機,你可以提供服務方案給對方參考,這時候你要非常清楚自己能幫的忙是什麼形式,收費多少。(在打電話之前就要想好) 提案後,他們可能接受,或者說「我要再想一想」。這時候一週追蹤一次是好方法,如果對方答應了,Cole 的大原則是「先收錢再工作」。 任何低於 5000 美金的款項,你都可以堅持先付。高於 5000 美金,可以分一半前後。如果是按月收費,那就應該要在每個月剛開始時拿到。(這點可能與台灣習慣不太一樣,但我認為大原則是好的。) 10. 對方拖欠帳款怎麼辦? 先交一份草稿,然後寄一封信: 「我很期待開始我們的合作計畫。順道一提:我還沒有收到這次合作的款項,請問是否有個大概的預期時間會入帳呢?」這樣是最有誠意和禮貌的方法。等拿到錢了,再把草稿完成。 如果對方繼續拖欠,那合作就中止。 不過,有一個情況是可以接受對方拖欠的:對方是大公司,有會計流程要跑。美國業界習慣是:不管會計流程多長,必須在 30 天內付清。(Net-30 rule)(這點應該跟台灣習慣大致上一樣?) 11. 是否要簽合約? Cole 認為不用,對方真的不想付錢,簽了約也不會付,你去打官司也不划算,乾脆就用 Email 來往約定就好。(我個人會要求要簽,算是一個形式上的儀式,標記我們開始合作了。) 12. 對方殺價怎麼辦? 站穩不二價。 只有一個例外情況可以讓價:為了宣傳你的作品(他們願意掛你的名字),或者有未來相關利益。 Cole 早期寫的文章,很多是跟「幣圈新創」合作,通常他會讓價的條件,是對方用新創公司股份作為報酬的一部分。但他在書裡也提:目前這些幣圈股份,還沒有任何一個讓他賺到錢的。所以這點還是得自己評估。 以上。 要注意的是,這些筆記,都是來自 Nicholas Cole 的美國經驗,不一定可以直接套用在台灣。 我目前做寫手經驗才起步不久,有些筆記實測過,有些還不確定,但還是整理在這給大家參考。而重點是,外在的技巧很多,最核心的技能仍然還是「寫作」:你能靠文字為業主賺多少錢,你就有多大的議價籌碼。 ⠀ 推薦書單 精進寫作能力,最好的方法就是「讀寫作書」,然後「照著書上指示練習」。 我想推薦你一份「不論是新手老手,都值得一讀的書單」: ⠀ 《Influence: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》 《The Adweek Copywriting Handbook》 《The Robert Collier Letter Book》 《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》 《The Art and Business of Ghostwriting》 《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》 《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》 這些是寫作領域裡的知識源頭,讀完你會發現現在大部分文案、寫作的書,內容都來自這幾本。我自己寫作一陣子也會回去重讀,每次都有不同的啟發,很推薦你讀讀看。 -- 本文轉貼自:周加恩(原文連結)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,與 instagram(@digital.nomad.press)掌握更多最新文章!

October 14, 2024

「我該裸辭,全心投入創業嗎?」人生最重要的課題,就是不要讓自己陷入「背水一戰」的情境

「我該裸辭,全心投入創業嗎?」人生最重要的課題,就是不要讓自己陷入「背水一戰」的情境

在這次的文章中,我要回覆來自聽眾的提問信,不過和先前一次挑一封信不一樣的是,這次我選了兩封情境正好相反的信件。我想透過這兩個分別來自「皮皮」及「Liya」的提問,大家應該也能得到一些啟發。 我們先看皮皮的來信: 「你們好,我是皮皮。過去這段時間,我持續收聽兩位的 Podcast,今年年終,我勇敢地做出了下個階段的決定。 2023 一整年,我都在了解自己的個性,我希望自己未來的步調、工作還有生活時間是適合自己的,也在思考什麼樣的工作是我可以持續做下去的,算是向內探尋的一年。 這一年,我白天一樣有朝九晚五的工作,其他時間我推進關於花的一個品牌,我增加了不同的作品,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機會。所以我在年終前後,跟老闆提出希望我的工作可以改成部分工時的兼職人員,一方面我可以維持每月基本生活費用,另一方面我可以多出時間學新東西,如網站、行銷、花藝美感等。除了以上大方向,我也不限制任何對未來有幫助的能力。 我的兩位老闆都很支持,家人也從原本的不太支持,到現在沒有表現出太多的不同意。我發現就像你們說的,其實最大的阻礙是自己。真的做了之後發現,其實也沒什麼阻礙,自己儘管做下去就可以。 可是我也想問,會不會有什麼隱藏的危機是我不知道的?未來有沒有什麼事是需要多注意的? 因為我和一位朋友聊未來規劃,他認為我這種一半時間反而是最危險的,他覺得我應該要裸辭才能置死地而後生,自己才會因為有金錢壓力,而更認真經營。 不知道兩位的想法是什麼?謝謝!」 -- 我對這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,只有一句話。雖然我不敢說這概念一定正確,但以我自己而言,目前人生中若要說有甚麼「很堅定的信念」,大概就是:「絕對不要」讓自己陷入需要背水一戰的處境。 非但不要自己跳進去這麼做,更要極力避免「環境」把自己逼成這樣。 但什麼是「環境把自己逼成這樣」? 這種我看超級多,很多人職涯問題完全就是這樣。比方說他們一開始在一個不好的職場環境過度忍耐。這可能是源自於沒有意識,也可能是懶惰,或是沒有逼不得已就不作為。以至於工作了十年、二十年都沒太多進步,這些年下來也沒學會甚麼新技能。 可是,當事人自己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的競爭力正隨著時間下降。結果某天突然跟老闆吵架憤而離職,或某天因為公司縮編,亦或是工作出包被革職甚至資遣。這時候手上只有一點錢,偏偏還有房貸,或是小孩要讀書,於是得在三個月內快快找到下一步。這種就是自己把自己搞到陷入需要背水一戰的困境中。 也既然環境會偷偷地想把我們逼入絕境,所以你自己就要讓自己盡可能不會陷入得逼著做決定的情境。 也因此,當皮皮講到,要不要裸辭逼自己背水一戰? 我的答案當然就是:「請絕對不要!」 因為陷入背水一戰時,其實很多人真的就很難脫困。唯一能仰賴的就是「你得非常好運」。可是好運要從哪裡來?我真不知道。常常就只能看上天有沒有垂憐了。 有人會覺得:「但有時間壓力,人就會因此更拚啊,這不是很好嗎?!」 但我要提醒的是,人生中有很多突破其實不是單靠「拚」,而是在突破前,我們需要花長時間的醞釀。 以花藝品牌來說,皮皮必定需要一段時間讓潛在客戶注意到自己。就信件內容來看,皮皮可能也不是那種家庭資源超級富足,可以大量砸錢在全台灣鋪天蓋地買廣告以快速買知名度的。所以能做的,就是花時間來持續迭代和優化、做出好的作品。 有幾個信賴你的客戶,建立口碑,傳遞出去,建立市場信任感。甚至關於產品設計、收費模式、商業模式,勢必也都要花時間反覆調整,才能稍稍站穩腳步。在還沒做到這程度時選擇背水一戰,除了給自己壓力,帶來快速崩潰外,我看不出有任何好處。 而且,如果你真裸辭,結果半年下來還沒人喜歡你,你該怎麼辦?繼續堅持?還是就此放棄?還是做什麼短線議題?當你很需要錢,你就很難堅持長線的價值了,不是嗎? 反之,如果你不裸辭,不讓自己承擔經濟壓力,就不必焦慮短線的變現問題,不必硬拿還不是很好的東西出來賣。你把東西品質顧好,不犧牲客戶信賴。只要你東西有特色,總會慢慢被市場看到。就算後來發現自己可能沒有才能,東西沒有競爭力,你也會甘願的理解這件事。 人生有些事確實會置之死地而後生。可是你要注意一下,古代那些講背水一戰的,其實都是奪去「別人」的希望,讓他們沒有別的選擇,只能跟著你(將領)往前衝。所以這比較是士氣問題,而不是背水一戰有什麼好處。 但正常人的人生,很少是「士氣問題」,不是你想不想做,而是積累夠不夠的問題。畢竟積累不夠,沒人喜歡你的作品,你很有決心,讓自己背水一戰,也不會更快被市場接受。 既然如此,不要讓自己被環境所逼「不得不」,也不要自己把自己放入那樣的境地。一個正常人想做出成績,其實需要努力到一定程度,沒有人知道那是什麼程度,所以我們更得保護好可以努力下去的狀態,也就是不要讓自己必須背水一戰。 -- 這概念其實也連到另一封信,也就是 Liya 寫來的提問。 來信內容是這樣: 「Hi Bryan and Joe, 我是 Liya。我目前遇到的是經濟和職涯的選擇。 我今年 34 歲,本來是個軟體研發工程師,一開始只是因為想賺錢才進來,後來就覺得大家都好宅,於是心裡非常懷疑,覺得要變得跟周圍大家一樣嗎?後來做了兩年,工作內容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動,所以我覺得很無聊。 在這期間我做了投資,打開了一點關於金融的眼界,我覺得做金融每天都可以跟世界變化接軌,跟我喜歡求新求變的性格可能比較吻合。所以我趁著案子結束,就跟主管表示我想離職,離職後我去考了金融證照,應徵了證券業,目前成為證券營業員,剛到職一個月左右。 那為什麼我會有經濟問題呢?因為當時我信貸去做投資,原本認為我有工程師工作,即使考量房租跟貸款也還有餘裕,而且我有留下緊急預算,所以思考一下我就去貸了。可能因為離職的空窗,加上我把部分緊急預算撥出來投資,所以生活就被我逼得很緊繃。 雖然我現在在證券業工作,但業務性質領的就是基本薪資,其他則靠業績獎金。可是我還是一個在試用期的新人,目前無法掛獎金,當然也沒有客人,所以我目前每個月出去的錢都大於進來的。 當時我想過這問題,也覺得業務工作可以賺比較多,只是進來之後,我發現我沒有金融相關背景,也沒有業務經驗,在新的領域和職務上需要很大的適應。所以如果我真要開始賺錢,至少得花一年半載,這讓我警覺生活在這之前可能就會面臨危機。我也有接短期的打工,但其實還是不夠。 所以我在想,是不是該回到科技業,起碼經濟上可以獲得舒緩? 事實上,我也發現自己的個性可能不適合做業務,或我對說話並不擅長、學得不夠快、記憶力也不是很好,所以我有點信心不足。在未來業績增長方面,我也沒什麼自信,外加如果客戶經營得不好,人際壓力也很大。我認為金融業的容錯率比科技業低,面對客戶跟他賺來的錢,要承擔的責任也更大。 可是如果因為經濟壓力跳回科技業,又覺得是不是放棄了很棒的成長機會,也擔心自己是不是不負責任...... 我想要自由、不被束縛,想要有人生的話語權,但現在好卡關。想問 Bryan 和 Joe,我該如何找到最佳解,或是該如何設定階段式的目標,來判定自己的下一步?」 -- 看完 Liya 的信,我想大家明顯會發現她的處境和皮皮完全不同,Liya 某種程度已經把自己放在幾乎要背水一戰的處境中了。在這狀況下,時間壓力、經濟壓力、選擇壓力幾乎是會把人壓垮的,這也是為何我前面會建議皮皮,不要讓自己陷入這樣的處境。 至於 Liya 能怎麼辦,我有兩個提醒。 第一個我想提醒的是,自己做投資、拿自己的錢來投入市場,跟當營業員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。 自己投資時,你可以有自己的步調,也可以專注做各種研究。但營業員其實是一個「業務工作」,這跟自己投資其實是獨立的兩件事。你能投資並不表示你能當營業員。不過呢,可不可以,其實不試試也真不知道,所以你或許也就請認真體驗看看。半年你大概自己心中也有譜了。 第二個提醒是,你的困境,其實是你策略錯誤而讓自己陷入的。辭職本身還好,轉換跑道也還好,只要你之後能做得開心,我覺得是沒關係的。 可是新路線要成功,勢必需要時間醞釀。但你因為過度貸款,而把自己的時間餘裕降低。現在從信中來看,已經降到非常低,低到你其實已經沒有本錢和條件繼續試誤下去的境地。 你說,我怎麼知道沒有條件? 原因很簡單,Liya 開始緊張和焦慮了。如前面提到,人一旦緊張焦慮,就很容易做出短線的選擇、承擔不必要的風險,讓自己的處境更糟糕,選項也變得越來越少。 所以發現自己開始焦慮時,我認為第一件事就是設法讓自己不要那麼焦慮,嘗試退回來,不要讓自己再面對這個焦慮的情境,直到重新累積足夠充分的餘裕後,如果還想嘗試,那再來嘗試。 至於目前具體能做些什麼?我會覺得 Liya 可以設法先把貸款降低,不管是跟家裡借個錢、變賣手上其他資產,或甚至貸一些低利的錢來還貸款都好,讓自己的心能安一些。千萬不要因為這個焦慮,而去做風險更大的行動。 另一件事是,請解除自己「迅速就要成功」的壓力,因為一件事要能做出成績,絕對不是半年、一年就足夠的。 而且如 Liya 說的,在這件事上她不是特別有天分,就算退一百步來說,她真的很有天分,客戶的累積也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做到的;尤其 Liya 又是從其他產業半路出家來的,這難度又更高了。 萬一 Liya 真沒辦法跟家裡借到錢,也沒有別的資金來源,換做是我,我會選擇退回去,做我擅長而且收入相對高的工作。一段時間後把信貸還了、也存個兩年的生活開支,而且同時也可以在這段時間再慢慢搞懂金融商品,並且釐清自己是不是真的想當個營業員。想清楚了,也準備好了,如果還想再試一次,那再來行動。 Liya 在信中寫了一句話:「我想要自由、不被束縛,想要有人生的話語權,但現在好卡關。」 我的答案是,大家都想要自由的,這很合理。但是你日後最該每天想的,就是怎麼幫自己建立餘裕! 餘裕!餘裕!餘裕! 因為很重要,我們講三遍。 事實上,我們節目、我們課程也講過很多次的東西。你必須有餘裕,才有選擇權。有選擇權的人才有自由才有話語權。當你把自己的餘裕搞掉,你就沒有自由了。 如果你資金夠充裕,讓自己休息不上班也不會焦慮,你就可以做各種嘗試。或是,如果你時間夠,可以慢慢學東西,你就可以穩定成長。如果你可以慢慢累積客戶不會生活過不下去,你就不會有壓力。 但 Liya 現在的焦慮、不安、壓力,就是因為你沒有選擇。立刻得成功,你又知道要快速成功很難,才會造成的產物! 所以我才會一開始說:你要盡一切力量不讓自己陷入不得不背水一戰的窘境。 因為你細細想想就知道,很多事情不是逼自己就會做到。 三個月時間,你就會找到足夠客戶嗎? 三個月時間,你就會變成很強嗎? 三個月時間,你就突然很會賺錢嗎? 逼了就會有突破嗎? 我知道很多故事中有那種主角被逼了、主角在團隊都倒下了、主角受到極大的壓力,在高壓下能力突然就突破的故事。 但,那是漫畫,不是人生。我講句不得體的話,大部分人的人生不是被逼得不夠,生活還不夠逼人嗎?真相其實是我們沒有才能。沒有才能,你逼死自己,對不起,其實還是逼不出東西的。 比方說鬼滅之刃炭治郎吧。他被逼著逼著就能斬裂大石,但那是因為他本來就有力量潛伏在心中。但你我只是平凡人,我再怎麼逼你,你多半連木板都打不破,所以逼死自己這絕對是錯誤的策略。 我也還是語重心長的建議,我有一場講座談的就是「平凡人最需要的人生策略」。很多內容跟你的理解都是相反的,跟你學校老師教的都是相反的。但因為累,我大概一季開一次。屆時兩位若有空,請務必來聽聽看,叫做【S012人生難題的系統思考法】。 我也真心建議有需要的朋友來參與,讓自己在接下來的生活當中,能以理性思考與全新策略,化解種種難題! 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 Podcast 節目《大人的 Small Talk 》一起聆聽,在多數 Podcast 平台(例如 Apple Podcast 或 Spotify)都可以找到! --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,與 instagram(@digital.nomad.press)掌握更多最新文章!

October 11, 2024

遠端工作者 Zoey 的轉職故事:想成為遠端工作者,該做什麼準備?(心態、技能篇)

遠端工作者 Zoey 的轉職故事:想成為遠端工作者,該做什麼準備?(心態、技能篇)

今天的題目靈感,是來自佐依・理想生活設計臉書社團的團員 Aliza 阿毛 & 吳品萱所提出的問題,他們問說: 「想問 Zoey ,在改變環境 / 從事遠端工作之前,你做了多少準備?想知道 Zoey 在轉換跑道(服裝到平面、旅遊到品牌規劃)時,是否有過內心掙扎,並且花了多少時間做準備?」 我特別挑這兩則問題來回答,是因為滿多人會來問我要花多久的時間,以及到底該有什麼樣的準備,才可以變成遠距工作者,所以,今天我就來把秘密大公開。 收聽完整內容:Apple / Android 但是呢,為了要回答這些問題,我必須要分享我的職涯之路,以及中間所發生的事情,所以如果你不嫌棄的話,就當作我一邊陪你閒聊、一邊和你分享我的故事吧。 故事從網拍公司的美編發跡 我在高中的時候呢,是念室內設計系,當我高中一畢業,我就開始打工,我的第一份工作,就是在一間網拍公司當網站的美編,因為大學是念夜間部,所以我白天都在那間公司上班,做了一年多。 那時候的我從只是一個高中生,開始到職場上接觸市場需求,然後去觀察很多網路商城是怎麼樣去設計他們的店舖,美化他們的電子商店,我就開始對網頁設計很感興趣,所以就開始自學程式語法。 然而,如果你是設計系的話,你會知道不管你是什麼設計,Adobe 基本的Photoshop、Illustrator、Indesign 那些工具你都要學的,所以我高中畢業呢,就有一些設計底子,然後進到網拍公司,每天也都是瘋狂磨練,後來又進大學念設計,又再學到了更多技巧,所以這個設計領域,我被磨的比較專業。 設計師兼職行銷小編 後來我經由朋友的推薦,到另外一間外商公司工作。那時候我大概大二,進到那間公司開始負責網頁設計、紙本印刷、包裝設計等工作,因為是小公司,事情很雜,我也開始接觸一點行銷,幫忙做網路宣傳,經營粉絲專頁和公司網站。 有趣的是,這間外商公司是在做法國精品進出口,我很常遇到一個問題,就是在跟法國客戶溝通的時候,會常常聯絡不到人,他們很常罷工或者去放假了~ 如果你曉得的話,有些歐洲國家會有四到六週的帶薪年假,尤其是夏天,有時候他們一放就會放假一兩星期,貨都叫不到,當時我就突然間覺得,喔天阿,國外的公司可以這樣喔也太爽了吧?(天真無比)但是呢,那時候就開始萌生了我想要到國外工作的念頭。 茫然的大學生,開始多方嘗試 然後又過了快要一年的時間,我離開了那間公司,當時我大學三年級,如同每個學生,我開始面臨一種無比的茫然,做設計的工作也開始變得很膩,覺得實在不想要進辦公室,也不想要一整天坐在電腦前。 那時的我開始迷戀上旅行,只要有假期就會自己或和朋友到國內外自助行,我也因此開始思考,有沒有什麼方法,能夠讓我一邊工作,同時又一邊旅行,讓我養的起自己? 當然那時候的想法只是擺在腦中,我並沒有好好的去計畫這些事情,反而呢,我決定嘗試一些完全不一樣的工作,來看看我是不是想要轉行,不當設計師? 所以呢,我加入了健身房,當了一陣子的教練,因為我很喜歡運動,也認為在健身房可以學到很多東西,不過那時候因為工時太長,加上依然「長時間待在室內」讓我發現,儘管有站起來走來走去、不是坐在電腦前面,對我來說好像還是不夠的。 「能夠自行選擇工作地點」似乎才是我的目標,而我也發現我雖然滿喜歡有同事的感覺,但是當作起正事,我好像還是比較喜歡獨立作業,所以我後來也選擇離開,開始當起 Freelancer。 沒有接案經驗,到底要怎麼開始當 Freelancer 呢? 首先,我把我以前在學校的設計作品,還有在公司做過的東西,放到 518 外包網上,付費當他們的會員,每天就開始投作品集,後來我就開始接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案子。 比較幸運的是,我後來接到比較長期的固定案,開始到共同工作空間工作,然後在那裡認識了滿多同樣也在那個空間工作的商家,那他們就開始請我幫忙,於是我的大三後半段和大四初,差不多就是在接案的日子中度過,所以我的接案人生雖然沒有大賺,但也不會不穩定,因此口碑行銷是不要斷糧的一大重點。 另外一個難題:畢業後的人生規劃? 那時候我大四的上學期快要結束了,我就開始在思考那我畢業之後是要進服裝產業呢?還是要繼續做平面設計?還是要嘗試完全不一樣的東西? 當時呢,很剛好的,我的學校釋出了到海外實習的機會,這又在此提醒我想要到國外工作的那個夢想,所以我想都沒想的就去參加面試徵選,最後終於過關斬將,得到了獎學金,我的大學四下就到了紐約實習。 當時我實習完畢,內心再次 99% 確定我想要找到一個不被地點限制的工作,所以我就開始用「遠距工作、遠端工作、在家工作」這樣的職缺關鍵字去做搜尋,後來為什麼會當上旅遊編輯,其實我之前已經介紹過了,你可以觀看我的遠距入行故事,或者回頭翻到廣播第一集,我也介紹過。 轉職之路開始:從設計師變成旅遊編輯 我算是被推薦進這間旅遊公司的,原因是我平常很愛寫遊記,同時又喜歡拍旅遊影片、攝影的關係,所以很幸運的,當時的老闆看上了我的作品,進入旅遊公司之後,我就開始以半遠端的工作模式到處出差或在家工作。 當時的工作內容,有很多要接觸企劃與行銷的東西,那時候也讓我瞭解到,想要當網紅部落客,要懂的不僅僅是內容創作,而是品牌操作、客戶分析、社群行銷,這些東西你都要會。 從編輯變回設計師,又變到內容創作者 / 策劃師 一年之後,我從旅遊編輯這個職位離開後,其實我又回到了設計本業,只是這一次因為是外國公司,所以工作模式呈現完全的遠端工作,我也因此展開了所謂的 Digital Nomad 的生活。(想知道我怎麼找到這份工作的請點這) 之後的生活,我就這樣一直做這個外商公司的工作,直到大概在一年前,因為工作需要的關係,我也開始接觸社群行銷和內容策略,並作數據分析、簡報等等。於是,我也開始一邊因為工作 + 自己興趣,學習所謂的品牌規劃,一路直到現在。 因此,讓我們來回答阿毛所問的問題: 「在改變環境/從事遠端工作之前,你做了多少準備?」 我之所以會分享我的故事,是因為我認為這好幾年來的工作經驗,都是遠距工作的準備。 我在國中基測完選科系的時候,那時候也完全不知道什麼叫做遠端工作,只是依著自己的興趣,選了藝術相關的設計學系,高中畢業後的職場加上接案磨練,也讓我把設計的基底打得更扎實。 後來發現自己可以在家接設計案,也是個因緣際會的巧合,而找到第一份可以辦遠端的旅遊編輯職缺,完全不是看到我的設計作品,而是我平時的興趣累積:寫文章、架網站、做影片。 所以平時經營個人的興趣與作品,可說是重要到不行,因為那就是你遇到伯樂的平台,那就是你找到工作的機會。 那至於現在我的這份完全遠距的工作,如果你要說做了多少年的準備,可能是從我高中畢業到大學畢業這段時間,都是所謂的練功的準備,那時候就是專心地想把設計練好,做好自己的網站、有一個可以置放自己最滿意的作品的平台,讓自己去 showcase 這些年的成果。 另外來回答品萱的問題: 「想知道 Zoey 在轉換跑道(從服裝到平面、從旅遊到品牌規劃)時,是否有過內心掙扎,並且花了多少時間做準備?」 如果你聽完我的故事,會發現這些點到點之間,都是有好幾條線牽在一起的,也就是說,我的轉換跑道,其實是循序漸進,不是突然間跳槽,接觸我完全不會的東西。 許多人聽到我的轉職經驗,都以為我直接得到一份沒有經驗 Offer,因此很想知道我是怎麼找到這些機會的?其實不是,我都是在 A 工作的時候,剛好有機會接觸一些超出 A 工作範圍的事,然後一點一滴累積更多技能,因此得到了 B 工作的 Offer。 我認為在現在所謂的零工 / 斜槓世代,很多人一定都有經歷過一人多工,或甚至是被公司物盡其用的經驗,而我當然也是。那個當下呢,絕對是會有點埋怨,但我認為我們的技術可能都還不夠純熟,多多接觸是好的。 你可以從中去觀察自己其實「不討厭」做哪些事情,那那些事情是否未來可以 apply 到你的工作上,自己在業餘時去做進修,成為你下一份工作的跳板? 所以如果你問說我內心有沒有掙扎,其實我沒什麼掙扎,那從一份職業轉作另一份職業,到底花了多少準備呢?我覺得兩者之間應該都有重疊至少半年,才開始去作銜接。 也就是說,我可能先從旅遊編輯開始,一開始寫文章,後來要自己編輯企劃、接下來開始設定群眾的樣貌、找到我自己(也就是個人品牌)的定位,不知不覺,我開始在做一些很像是 Branding 的事,那我下一份工作,也許就可以開始往 content strategist or 品牌企劃前進。 Your takeaway:想成為遠距工作者,你在「心態」上該有什麼準備? 遠距工作絕對不是比較輕鬆的工作,尤其是你的個性要很積極主動,同時要很自律,我有時候會覺得這先軟性的特質其實勝過你實際上的專業,例如你懂不懂得被動溝通,聽不聽得懂對方講話背後的意思,以及知不知道危機處理?還是一碰到問題,如果沒人帶你,你就會亂了陣腳? 因此,心態上面,我一定要先把醜話說在前面,遠端工作不輕鬆,你要是一個非常懂得獨處以及照顧自己的人,你會不會因為一整天都在家,就亂吃亂喝、作息亂掉,身體經常出狀況呢?你會不會因為都沒有人和你聊天,就會一直手癢想要在 Line & FB 上面找人聊天,而影響工作效率呢? 因為你的大部分工作時間,都不會有同事在身邊,如果你想要擴展交友圈,或者認識更多同業,你必須要自己非常主動去和大家交流,因此如果你是單身的話呢,你可能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孤寂(哈哈)。 不過如果你是計畫要去旅行,這樣的工作型態也許能夠符合你的期望,只是旅行時的交友也要自己主動展開對話,旅行時會面臨到的網路不穩、過度勞累、環境適應,自己也要先有心理準備。 想成為遠距工作者,你在「技能」上該有什麼準備? 老實說,我認為現在遠距工作越來越普及,雖然是大宗,但遠距的職缺不再只是設計或工程師獨佔天下了,像是我之前就有介紹過珠寶設計師、塔羅師、專欄作家,他們都是擁有遠距工作特質的工作者。 因此,「可在電腦上」完成的技能固然重要,但你也不要小看自己的軟實力,例如說溝通能力、分析能力、預測能力(還有看臉色的能力)等等,這些技能都有機會讓你找到遠端工作。 而除了你的基本專業能力之外,一個遠距公司其實更在乎你的人格特質。你是個會主動提出問題、主動想辦法解決的人嗎?你是個要別人說一步才會做一步的人嗎?你是個負責人的人嗎?你是個誠實的人嗎?你懂得舉一反三嗎? 一個遠距公司要雇用你,你必須得到它很大的信任,所以你的表達能力、個人魅力、說服力、溝通力,這些都是我認為你可以去做加強的部分唷! (Photo from Zoey) 說了這麼多自己的故事,希望你不要介意。 我真心希望這些內容有帶給你一些啟發和幫助,你聽完應該知道,我不是一系之間就變成 Digital Nomad 的,這些年的努力,來來回回以及茫然,其實現在回頭來看,都不是白費,我相信你有一天也能有這樣的體會,所以,請你好好享受自己現在的旅程吧。 -- 本文轉貼自:理想生活設計(原文標題:我的轉職故事:想成為遠距工作者,該做什麼準備?(心態、技能篇))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,與 instagram(@digital.nomad.press)掌握更多最新文章!

October 9, 2024

【廣告合作】多做這件事,資產多 1,700 萬?「年輕上班族」財富自由的 3 大投資理財建議!

SPONSORED

【廣告合作】多做這件事,資產多 1,700 萬?「年輕上班族」財富自由的 3 大投資理財建議!

打算自己創業或是想加入數位遊牧行列的你是否曾經想過,月收入要達到多少才能實現財富自由?是 5 萬?10 萬?還是 20 萬?其實,通過有效的財務規劃和合理的投資,即使是月薪在 3 萬至 4 萬之間的年輕上班族,也能逐步實現財富自由的目標。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持續地保持「財富累積」。 以下三個方法,幫助你快速檢視自己是否正走在「財富累積」的道路上: 一、每年都能「收入大於支出」 要成功減肥,必須確保消耗的熱量大於攝取的熱量。同理,要變得富有,必須確保收入大於支出,這是累積財富的基本原則。 改善財務計畫的關鍵在於兩點,增加收入或是降低支出。你可以多加班、做兼職、經營自媒體、投資股票來增加收入;同時,也可以少喝飲料、減少購買非必要用品、取消不常用的訂閱服務來降低支出。 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若還無法完全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,可以先從記帳三個月開始,了解自己的開銷後,再擬定最適合自己的財務計劃。 我們建議以「年」為單位來檢視財富狀況,因為單月可能會有一些必須或意外的大額支出,例如繳稅、保險費用、家具或車輛的維修費用等。但若習慣以月檢視財務,那麼當遇到繳稅、保險的固定大額支出時,可以利用信用卡的 0 利率分期,減少這些支出對單月財務的影響,以提前做好財務準備。 二、建立穩定的投資習慣,讓資產長期增長 每個月將部分閒錢進行投資,並建立一個能讓資產長期增長的模式,比方說「定期定額」投資指數型 ETF 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 剛入社會的年輕上班族,可以考慮盡早開立證券戶,並透過每月定期購入穩健成長、風險較低的股票或 ETF,及早開始累積資產。例如,元大台灣 50(0050)自 2003 年成立以來,累積報酬率約為 550%,年化報酬率約為 9.8%。以每月銀行定存 1 萬元與每月定期定額 1 萬元投資 0050 為例,30 年後的資產總額相差可超過 1,700 萬! 投資金額可以評估自身現況來決定,不論金額大小,重點是儘早開始,持續投入,讓時間為你帶來更多的複利效果。 市面上有許多證券商提供定期、定額投資服務,我們推薦近期新興的純網路券商:口袋證券 線上開戶申請只需 5 分鐘,簡單快速 配合超過 25 家銀行直接串接,不需另開銀行戶 手續費跟市面上各家券商相比,是非常優惠的選擇 此外,若想要投資美國市場,口袋美股複委託也十分的優惠,存股交易手續費 0.1%,最低收費 0.5 美金,還能享有免費即時報價服務。如果你想要開始進行存股投資,無論台股還是美股,口袋證券都是理想的選擇。 今天就開始讓你的資產增長 → 口袋 5 分鐘開戶連結 三、優先處理高利率債務 高利率債務是實現財富自由的最大障礙,每月的高額利息會侵蝕你的資產。因此,如果身上背有年利率高於 5% 的債務,應該優先考慮每月多還一點,或者通過債務整合找到更低利率的貸款條件。 記住:「投資會複利,債務也會複利」,提前清償高利率貸款,都能有效降低未來的財務壓力。 人生最重要的資產是「時間」,財富的積累也是靠時間累積的。希望以上三個建議,能幫助你逐步實現財富自由的目標。 -- 追蹤數位遊牧臉書粉絲團,與 instagram(@digital.nomad.press)掌握更多最新文章!

July 3, 2024